連接香港,珠海,澳門兩岸三地的港珠澳大橋是名副其實的世紀工程。這不是單一的橋梁工程, 而是橋梁, 人工島, 和海底隧道相結合室內裝潢的超大型跨海通道。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總長約29。6公里,採用橋島隧組合,由5。6公里的隧道和22。9整合負債公里的跨海大橋組成,建成後將成為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
  據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副總經理劉曉東介紹, 大橋工程投資超過700億元,宿霧加上三地的配套建設,全部投資可能超過1000億元。
  大橋禮服於2009年底正式開工, 預計2016年底建成通車。
  港珠澳大橋工程水域通航環境複雜, 航線上每天有4000艘船舶通過,因此,需要確保工程建設和航運建設不會產生大的衝突。同時, 為保證香港一側機場航班的正西服常起落, 工程必須依照航空限高, 限制橋塔及作業船隻的高度。
  由於大橋的設計使用壽為120年, 超出國內現有的橋梁標準, 質量標準和技術工藝具都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
  另外, 大橋經過中華白鰭豚生態保護區,需要想方設法減小工程建設對白鰭豚的影響。
  科技成果
  嚴格的質量要求以及施工環境帶來的挑戰, 也激發了承建方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聯合體各個項目部的創新熱情。
  據中交一航局東莞橋墩預製場副總工白虹介紹, 僅該廠就在2012年申請了15項專利, 其中4項為發明專利, 11項為實用新型專利。 為解決鋼筋鏽蝕問題, 橋墩在國內首次大規模使用環氧鋼筋。? 
  負責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第四工區書記漫犟斌介紹, 海底隧道基槽開挖, 深基槽檢測與基槽清淤項目共申請了14項專利。 
  負責沉管安放的中交島隧項目第舞工區負責組織和參與編寫《外海沉管隧道施工成套技術方案》中的27項,重大方案22項,其中17項於今年一次性獲得國家實用型專利授權。
  為保證在航空限高範圍內作業, 中交集團香港子公司中國港灣, 在建設香港段項目時, 為所有施工船舶上安裝了高度傳感器, 實時監控作業船隻高度。

  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副總經理羅冬介紹工程總體概況。
  據港珠澳大橋到隨工程項目副總經理落冬介紹, 目前, 世界上的海底隧道主要集中在美國,荷蘭和日本。 結合世界上在建或建成的海底隧道項目來看, 港珠澳大橋的海底隧道建成後, 將成為世界最長的沉管隧道。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也是國內首例外海隧道, 是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土木工程領域的結晶
  由於香港,珠海,和澳門三地分別採用了不同的標準 (香港—英國標準, 澳門—歐盟標準, 內地—國家標準), 港珠澳大橋採用就高不就低的原則, 選取三地同一領域最高標準, 並採用多項專項標準。 
  “港珠澳大橋的建設是我國由橋梁大國轉變為橋梁強國里程碑式的工程。 中國不僅會擁有自己的知識產權和專利, 更會形成自己的理論體系”, 羅冬介紹道。 
  具有想象力的解決方案
  為瞭解決海上通航及航空限高的難題, 設計團隊決定在通航區域設置海底隧道, 利用東西兩座人工島實現將橋梁與海底隧道的轉換。
  海底隧道由33節沉管組成, 總長5,664米, 是港珠澳大橋控制性項目。
   
  每節標準沉管長180米,重達7萬4千噸, 是世界最大的沉管;管節的安裝要在10~45米的海底,誤差控制在幾釐米之內, 同時要保證車輛安全通行120年。 
  沉管預製
  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沉管預製廠坐落在伶仃洋上桂山島北端的牛頭島上。 廠內設有兩條沉管生產線,兩個月生產兩節沉管。這也是國內首次採用工廠流水線工藝預製沉管管節,工廠規模、設備配套標準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生產完成的沉管, 沒有一絲裂縫。
  運輸安裝
  標準管節預製完成後要從淺塢起浮橫移至深塢,進行系泊降水、深塢寄存、二次舾裝和浮運出塢,浮運出塢過程中還需啟閉1萬3千噸的沉箱塢門。沉管出塢後拖輪帶纜編隊,然後開始航道浮運。
  沉管浮運至預定位置後,進行沉管系泊作業,系泊作業採用8艘起錨艇同時配合進行,將預拋在設計位置的錨與安裝船的錨纜連接。
  沉管安裝採用系泊纜、安裝纜進行管節平面位置移動,向管內壓載水箱註水進行使管節下沉,利用管節頂部預裝的千斤頂進行沉管拉合,使GINA止水帶充分壓縮,通過深水測控系統控制安裝過程中的管節位置,完成管節對接安裝。
  隧道基槽
  沉管隧道水下埋深最深處接近45米, 相當於一棟商業樓-16層的地下車庫。 因為33沉管走向各不相同, 僅有一節處於水平位置, 基槽沒有採用陸地上隧道挖掘的盾構技術(暗挖), 而是依靠挖泥船在看不見的海底上”明挖”。
  沉管基槽最大挖深48。5米, 質量要求屬於國際類似工程超高標準, 底槽開挖精度要求控制在0-50釐米。 槽底清淤要求密度為1。05噸/立方米的泥漿, 接近於清水的密度。 中交工程師把這一高精度的作業比喻成”海底繡花”。
  目前海底隧道沉管已成功安放6節, 另有兩節已製作完畢, 等待最終沉放。

  港珠澳大橋沉管預製現場

  建造完成的海底隧道沉管
  人工島
  海底隧道與跨海大橋通過兩個人工島轉換。 人工島採用大直徑鋼圓筒深入海底,合圍成一個蚝貝形的圓圈。
  鋼圓筒共有120個,西人工島鋼圓筒61個,東人工島51個。鋼圓筒,直徑22米,最高超過50米,重500多噸。就體積而言,接近於一個完整的10多層樓房。

  建設中的西人工島 (圖片來源: 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聯合體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

  工人在建成後西人工島作業
  港珠澳大橋將於2016落成 新界西大動脈全面打通
  (來源:中國日報網 於洪艷 編輯:王思寧)
   
   
     (原標題:技術創新助力港珠澳大橋建設 - 中文國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b10eboe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